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672章(1 / 2)

沈瑜继续举牌。

价格很快进超过了两万。

当沈瑜再次举牌,拍卖师喊到:“21000元。”

终于没有人举牌。

沈瑜顺利的拍到了一套古籍。张小琴和克里斯蒂娜都向他表示恭喜。

曾晴因为对古玩行相对了解,就问道:“1922年的书,两万元贵不贵?”

沈瑜说:“不是为了赚钱,这是我的个人喜好。在家里放这么一套书,没事儿的时候翻一翻。”

张小琴不懂篆刻,就问道:“沈总,什么是印举,我看图片里,这套书的字不多。书页上都是盖的印章。”

沈瑜解释:“印举,是采用了举类分列编排方式,编纂的印谱。这本书,是很好的研究古代金石文字的书籍。”

拍卖继续……

拍到了第11件拍品的时候。屏幕上床上再次出现十钟山房印举的图片。

拍卖师说道:“下面这套拍品,是十钟山房印举。可能有的藏家已经注意到,本场已经拍过一套十钟山房印举。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套,是清代的清钤印本,与1922年的印本不同。”

曾晴悄悄问道:“你买这套书多好,刚才那套书……”

沈瑜指了指拍卖师,示意继续听。

拍卖师说道:“这套书是10函60册。书板框高13.6厘米,宽7.3厘米,每页钤一至二印。书根标记卷一至六十。

我对这套书做一个剪短的介绍。

《十钟山房印举》由陈介祺先生辑录而成,为印学史上一部空前巨制,享有“印谱之冠,印学之宗”之誉。

陈介祺(1813-1884),字寿卿,号簠斋,潍县人。道光二十五年进士,生平有古文字之好,因藏有十钟,其斋曰“十钟山房”。

1871年,其次子陈厚滋的协助下,开始了对于《十钟山房印举》的辑拓。

然而,陈介祺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他这部巨著,自同治十一年(1872)至光绪十年(1884)这十二年中,他陆续收印,但终无定本。

此为《十钟山房印举》成书之始末。

这套书版本有三,其一为壬申本,俗称大本《十钟山房印举》。其二为光绪九年癸未年本,马上要拍卖的这套书,就是小本《十钟山房印举》。

本书,起拍价5万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