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583章(1 / 2)

这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。

曹老头的这宝贵的经验,让方瑜他们成功的依靠这个方法彻底走出了蕉岭县,进入了陈阳地区。

随后,他们就在这地界里遇到了从其他地区逃难而来的灾民。

相比于方瑜他们只不过刚开始逃荒,他们这些人因为地处灾害中心,逃荒的时间远早于方瑜他们,此时赶到的时候,早已个个都骨瘦如柴,黑如焦炭。

他们的身上也涂满了泥土,显然这招并不是曹老头独有的。

但这也正常,这招逃荒的求生手法,总会有人传承下来,而逃荒的时候,大家基本都是殊途同归,途中相遇互相扶持也是正常的事。

就像是现在,大家虽然各不认识,但遇到了明显也是逃荒的队伍后,大家便默默的汇聚在了一起。

看着这些同为逃荒的人,方瑜的内心是极为震撼的。

从他们的了解中,他们已经逃荒了两个月有余。

规模最多的时候,足足有上千人一同逃荒!

上千人逃荒是什么概念?

那真的就是一路上寸草不生!

他们所途径的地区,都是旱灾区,所以,当方瑜那边的小河还能留有半截河面的时候,他们那边的河流早已连河床都快露出来了。

河道里,那些来不及逃离支流进入主河道的鱼虾都在这浅水滩里苟延残喘。

旱灾是天灾,天灾之下,需要避难的不仅是人类,森林里的动植物因为食物的匮乏也会迁移,河里的鱼虾因为水流的枯竭也会选择逆流而上,进入主河道求活。

那些在现代世界叫嚷着古代旱灾了没得吃为什么不捕猎,不捞鱼的话语,就如同“何不食肉糜”是一个意思。

动物在对天灾的感应上往往比人类要敏感的多。

在旱灾即将到来的时候,有动物感应到了天气的变化,往往很早就会进行迁移。

所以,旱灾来临的时候,在很多旱灾区的山林多观察后,你会发现,往日里繁多的野兽都已失去了足迹。

这很合理。

旱灾导致植物干瘪死亡,食草动物没有食物吃就会迁移,而食肉动物没有肉吃,也会跟着跑。

而河里的鱼虾因为处在水中,对温度的感知没有岸上的那么强烈,它们往往只能在河流枯竭的时候,才会选择转移。

但成功逃离的基本都是一些大鱼和灵活纤细的小鱼,能留下的小鱼小虾以及倒霉的大鱼数量都是有限的。

而这些鱼虾也就只能支撑这些灾民最多不超过三天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