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8章(1 / 2)

并不是他赵黑山小气,而是因为赵黑山家里实在是穷,这赵黑山很能生,从赵大虎开始,他一连生了九个孩子,而且运气相当不错,九个孩子竟然一个都没有夭折。

要养活九个孩子,这赵黑山家里的日子可想而知了,更为关键的是赵黑山家里仅仅只有2亩地,根本就不够养活一家人。

所以赵黑山家里除了自己家的田要种之外,还要给唐老爷家里种地,然后还要靠煮盐来赚点钱维持生计。

“这一锅怕是有5斤盐。”

刘晋看着满满的一锅,只有最中间地步还有一些水,锅的周围都已经结满了盐。

“这是粗盐?”

刘晋仔细的看着锅里面的盐,这盐和后世吃的盐有很大的区别。

后世超市里面买的食用盐都是雪白、雪白的,呈微小的颗粒状,可是锅里面的盐白中带黄结成一团、一团成块状,看起来和冰糖的形状差不多,只不过没有冰糖那么白。

“5斤应该没有,4斤应该少不了。”

听到刘晋的话,赵黑山笑着说道。

“4斤也不错了。”

刘晋笑着点点头说道。

“不行啊,煮这一锅盐,光柴火都要好几文钱,这4斤盐也仅仅只能够卖20文左右,还要被唐老爷抽掉几文,算下来也仅仅只能够赚七八文。”

听到刘晋的话,赵黑山有些无奈的摇摇头,别看这一锅能够煮4斤盐出来,但其实赚的钱很少、很少。

“才几文?”

刘晋一听,整个人都忍不住吃惊了。

这4斤盐才卖20文,算下来这一文也不过才5文钱,可是刘晋知道,这盐在古代可是和铁一样,属于官方专卖的东西,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较昂贵,绝对不是便宜货,不应该只卖5文钱一斤。

记得自己就看过一本历史小说,作者就仔细的查阅过明朝时候各种物价的水平,在嘉靖时期朱廷立《盐政志》记载,嘉庆初年,湖广、江西、南京一带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,到了嘉靖七年时,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。

波动很大,各地各个时期都不相同,短短八年时间就相差如此之大,但是哪怕最便宜的时候,一斤盐也可以卖到一分五厘。

在明朝中叶的时候,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,差不多也就是1000文,这个是比较正常的价格,到明末可以换到1500文。

明初铸大钱“大中通宝”,4文就可以换1钱银子。以后的皇帝铸造的铜钱按官方规定是7文折银1分,70文才折银1钱,而民间盗铸的劣钱甚至要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兑换一分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