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1214章(1 / 2)

很快华盛顿和麦卡锡就几乎同时,被印度拒绝了参加会议的请求,理由是,“这是一次排除原殖民国家的新兴独立国家会议。”

“这个人狂妄、傲慢、自以为是。”麦卡锡对这个出乎预料的闭门羹措手不及,此时他仿佛梦回华盛顿国会,想要立刻对尼赫鲁进行调查,看看这个人是否可靠。

狂妄!傲慢不可理喻的人,正在诅咒另外一个国家的领袖,但这是他的朋友,艾伦威尔逊也就当没看见,想了一下道,“看来印度是真的要另起炉灶了,梦想还真是远大呢?苏联和我们作对也就算了,印度也敢这么想?真是令人惊讶。”

其实他心里清楚,印度现在的行为,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报团取暖。

印度独立还不到十年,现在的诉求是突破外交孤立。很意外吧,印度和苏联、中国刚建国的时候诉求差不多,都是在突破封锁。

这也不是很难理解,虽然美国和苏联对印度都报以容忍态度,但美国和苏联从前就是在世界上响当当的角色,而印度是一个名叫英属印度的殖民地。

五十年代早期的世界,印度虽然已经独立,原本战败的法国就重新摆起列强的架子回到了中南半岛,英国也接收南洋列岛,似乎正在观望局势。

看到东南亚的西方列强殖民回归,印度怎么会不恐惧,印度极度害怕西方列强恢复元气后会收拾自己。新生的印度恐惧西方列强干涉印度内政。

此时的印度迫切的需要报团取暖,找一些共同被帝国主义收拾过的国家抱团。这就是为何尼赫鲁坚持不让殖民国家参加会议的原因,美国也是殖民国家,虽然殖民地不大。

麦卡锡还有华盛顿十分关心的一大问题,那就是印度对中国怎么看,也得到了模棱两可的回应,忠诚的不绝对,这个问题让华盛顿十分不满意。

艾伦威尔逊当然很清楚尼赫鲁的想法,印度想让中国在前面吸引火力。同为刚建国的亚洲大国,中国吸引的注意力多了,印度更加容易闷声发大财。

尤其是现在,朝鲜战争刚刚结,双方已经决裂的情况下,对印度是最为有利的。在这种国际环境当中,印度对中国表示友好,可以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。

尼赫鲁不愧是受过英国教育出来的,深谙合纵连横之道。

拿着南亚五国主张的报纸,艾伦威尔逊理解了麦卡锡愤怒的原因,一个是苏联的明面上的铁杆盟国,一个疑似有亲苏倾向的印度总理,这让华盛顿如坐针毡。更别提苏加诺和尼赫鲁表现的差不多。

眼见麦卡锡心情不好,艾伦威尔逊不着痕迹的加了一把火,“如果我们设想一下,中印和印尼三国,拉扯着一群才独立的国家,独立于苏联集团和自由世界对抗之外,会怎么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