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763章(1 / 2)

同其他北约国家不同,曾跟美国撕逼,退出北约四十年,所以产业链、军工体系都更具独立性。而且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后,法国受到苏联的核威胁,才决定一心一意丧心病狂的搞核试验军工投入。作为冷战时期独立于两大阵营以外的第三支力量,就注定了法国科研具有严重的保密性。

自然而然,冷战对抗美国就对法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冷战刚刚结束,美国就开始报复,苏联解体之后直接把法国设置为战略竞争对手,两千年前没少对法国重拳出击。

要不是远东某大国崛起转移了注意力,法国肯定会享受美国长时间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最近几天他还要给内阁秘书写报告呢,关于第三部 分的支撑英镑价值的部分。

为此艾伦威尔逊建议发行亚洲英镑,其实法国后来就是这么干的,比如非洲法郎。

越能控制了殖民地的货币状况,就越能控制殖民地。而单独货币就是加强控制殖民地货币的最好办法。能印钞的银行,都在殖民政府控制之下,银根,说紧就紧,说松就松,操纵自如。

货币使用范围和流通量越小,越好控制,单独货币是最好的选择。

单独发行货币的话,英镑可以影响亚洲英镑的价值,但是反过来则不会成立。

如果殖民政府收紧银根,用独立货币+控制汇率,那就真收紧了。但如果直接用英镑就?

没关系,自然有人会从别的地方弄钱过来,为了个小殖民地又不可能控制英镑的汇率和发钞量,那就不那么好控制殖民地了,这是大英影响殖民地的角度;换个角度,看看殖民地会不会影响英国本土:万一哪天殖民地独立了,如果货币一变化,殖民地的大量多余英镑反噬英国,那不乱套了?

如果英属印度的货币是英镑,尼赫鲁上台宣布使用新货币,那英镑不全部回到本土了。要知道英国现在本就处在收缩状态当中,那不是又给这个日薄西山的帝国一击重击?

这也是法国在非洲推行非洲法郎,而不直接用法郎的原因,都是为了给本土留一条后路。

反正只要控制住货币发行权,法郎随时可以兑换非洲法郎使用,但是反过来可不行。

货币本质是需要东西支撑,如果货币买不到东西就是必然要贬值的,英镑适用范围越来越少,和英国能够提供的物品越来越少也有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