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

第532章(1 / 2)

“他们怎么不去抢?”一众代表都愤愤不平,对这种贪得无厌的想法非常愤慨。

“尼诺,不仅仅是荷兰的问题,你如果发一封电报去越南,就会发现越南当地的反抗者也是这么想的,这一点也不难求证。”艾伦威尔逊看向尼诺贝特朗,随后面色一肃道,“大英帝国在英属印度面对的问题,法国会碰到,荷兰也会碰到,这就是本次会议的目的。英国愿意分享一些经验教训,防止列位的祖国犯下同样的错误。毕竟殖民地体系涉及到我们在座的多数国家。”

如果说法国和荷兰在什么地方,比英国轻松的话,除了印度面积和人口过大之外。还殖民地反抗的领导人,没有这么难对付。

艾伦威尔逊并不是瞧不起印尼和越南的领导人,他们真的比不上尼赫鲁。印度的力量比越南和印尼强很多没错,和一样大英帝国也比法国和荷兰强许多。

而且不同于印尼和越南,印度是一个原生态文明,历史负担很重,就如同很多王朝末年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一样,可最终那些有识之士什么也做不了。

尼赫鲁接手的印度,就相当于一个从来没有改朝换代的文化国家,从婆罗门教开始出现的毛病,一直积累到现在。

甘地不过是一个想让印度成为大农场的圣人而已,尼赫鲁从一开始就对大规模工业化有极强兴趣,尼赫鲁扛着甘地的反对,强力推行苏联模式的迅速的大规模的工业化,强调现代化和重工业,规划大规模农业现代化,兴修大规模农业灌溉设施。

尼赫鲁认为印度是一个独立的,社会主义世俗的民主共和国,尼赫鲁这个定义对印度影响深远,他进行了对印度的一系列的构造。

包括印度的宗教自由,法律平等,废除贱民制度,社会主义国有化,混合经济,进口替代战略,并且对钢铁,煤炭,电力这种国家战略性行业进行保护和补贴。

印度本身级其分散,这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,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来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,真正有点难度的社会改革,也就是个宗法制,宗法制能和种姓制度相比么?

对于印度的各大宗教,尼赫鲁的评价是,“我不想以宗教为避难所,我宁愿冒着惊涛骇浪的风险。对于来世和死后的情形,我也不感兴趣,今生的问题已经使我足够忙了。传统中国的观点,基本上属于道德层面,而不是宗教的,或者带点宗教怀疑色彩,这种观点对我很有吸引力。”

尼赫鲁之所以一直容忍印共,主要也是因为他判断印共无法对国大党形成冲击。

“印共不了解农村,跟农村也很少联系,产业工人虽然重要,可是跟农民比,他们就得退让一步,因为印度今天的问题是农民问题,另外一方面,国大党的工作人员广泛散布于农村中,在通常情况下,国大党必然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农民组织,农民在实现他们当前的目标后,很少是革命的,”